胡宗宪(胡宗宪简介)
14
2023-11-23
1、胡宗宪是明代名臣。胡宗宪(1512年-1565年),字汝贞、汝钦,号梅林,绩溪县龙川人,与于谦并称为“功勋最著者二臣”,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文武兼习。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进士。
2、胡宗宪——明朝兵部尚书 胡宗宪(1512—1565年),汉族。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抗倭名将。万历十七年(1589),御赐归葬故里天马山,谥号襄懋。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
3、胡宗宪 胡宗宪(?—1565年),字汝贞,徽州绩溪(今属安徽绩溪)人胡宗宪简介,明朝名将。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初任知县,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当时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县,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奉派督察沿海军务。
4、从此胡宗宪简介,胡宗宪开始了仕途生涯。嘉靖十九年(1540年),胡宗宪被授官为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的县令。上任后,胡宗宪就显示出他的政治才干。他先组织广大人民扑灭多年不遇的旱蝗之灾,后又对益都当地的强盗进行招降。
5、胡宗宪,日本明代英雄,名如真,名梅林。生于1512年,卒于1565年,享年53岁,皇族。嘉靖十七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
6、胡宗宪简介 胡宗宪(1512—1565年),汉族。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抗倭名将。万历十七年,御赐归葬故里天马山,谥号襄懋。嘉靖十七年进士。
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钦,一字汝贞,号梅林,南直隶徽州府绩溪县人,明代名臣。在任期间屡决悬案,平反冤狱。
胡宗宪,汉族人,是明朝著名的一位抗倭大将,嘉靖年间,考中进士,曾在现今的山东益都任职,也曾在现今的浙江省当县令,后来被提拔为巡按御史,此人才华横溢,足智多谋,曾立志要为国家建功立业。
胡忠宪胡宗宪(1512—1565年),字汝贞,徽州绩溪(今属安徽绩溪)人,明朝名将。
胡宗宪简介 胡宗宪(1512—1565年),汉族。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抗倭名将。万历十七年,御赐归葬故里天马山,谥号襄懋。嘉靖十七年进士。
胡宗宪,字汝贞,南直隶徽州绩溪人。嘉靖十七年进士。此人为官,一步一个脚印,由知县、御史、巡按,这样,他不仅在地方历练,军队中也久经“锻炼”(巡按宣府、大同)。州府绩溪(今安徽绩溪)人。
1、直到严嵩死后,胡宗宪贿赂严世蕃的证据被翻出来,随后入狱。他在狱中写下万言书《辩诬疏》,却被嘉靖无视。胡宗宪彻底绝望,自杀身亡,死前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时年54岁。
2、于是,在狱中的胡宗宪只得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诗句后,自杀身亡,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然而,当时的统治者并没有相信,这宗冤案在隆庆六年才得以平反。清朝张廷玉的《明史》这样评价胡宗宪。
3、因在政治党派中,他与严嵩的义子赵文华走得比较近,其他大臣就将它归结于严嵩一党,所以当严嵩被捕入狱时,他受到了牵连,最终被皇帝处死了。
4、胡宗宪在朝廷为官二十九年,一心报国,积极抗击日本侵略者,为明朝的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抗日英雄最后是怎么死的?说实话,他的死其实有点冤枉。嘉靖四十一年,一代首辅严嵩罢官,严嵩学派解散。
5、胡宗宪是明代的抗倭名将,就连戚继光也是他的手下。嘉靖年间党派之间争乱最为严重,胡宗宪被卷入其中,严嵩倒台后徐阶上位拨乱反正,认为胡宗宪是严嵩一党,最终陷害他私自拟圣旨,最终被斩杀。
6、胡宗宪之所以会冤死于狱中是因为他曾受过严嵩义子的举荐而被划分为严党,再加上新任首辅以及其余政敌的针对,胡宗宪最后被冤死。明朝嘉靖年间,沿海一带倭寇十分猖狂。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