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杨修代号鸢)
本文目录一览:
- 1、三国演义中杨修是什么官
- 2、杨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3、杨修简介
- 4、杨修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三国演义中杨修是什么官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末期文学家,太尉杨彪之子,以学识渊博而著称。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
杨修[1],(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出生于公元175年,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后被曹操杀害,死于公元219年,卒时方45岁。
字德祖,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出身大族。好学能文,才思敏捷。初举孝廉,后任曹操丞相主簿。与曹植相善,曾助植谋立太子,不成。遭操猜忌,被借故杀掉。(参见《后汉书》)东汉末弘农华阴人,字德祖。杨彪子。
杨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杨修是个人才,属古代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类人物,其地位和职业与蒋介石身边的陈布雷相似。其人才思敏捷,聪颖过人,舌辨之士,恃才放旷,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2、改建园门事件 原来杨修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屡次犯了曹操的大忌。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花园。造成时,操前去观看,没有夸奖和批评,就叫人取了一支笔在花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走了。
3、很聪明,有文采,家世很好,也很能做事的一个人。《三国志·曹植传》:“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
4、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杨彪之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
5、杨修是一个恃才放旷、卖弄小聪明的人。他聪明反被聪明误,惹来了杀身之祸。但这幕悲剧不是不可避免的,杨修没有认清自己,这是他身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认清自己是一个人的必修课,而这门课程远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
杨修简介
字德祖,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出身大族。好学能文,才思敏捷。初举孝廉,后任曹操丞相主簿。与曹植相善,曾助植谋立太子,不成。遭操猜忌,被借故杀掉。(参见《后汉书》)东汉末弘农华阴人,字德祖。杨彪子。
杨修简介: 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袁术外甥,太尉杨彪之子,出身高门士族。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
学问渊博,极聪慧,任 府主簿。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杨修简介:,生于洪农华阴,是之子秋的侄子,出身名门望族。杨修杨震的曾孙,杨彪的儿子,出生在一个世代相传的家庭。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建安年间,荣任丞相曹操主簿。被曹操杀死后,44岁。
杨修简介: 杨修(175-219年),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末期文学家,太尉杨彪之子,以学识渊博而着称。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后被曹操杀害,时年44岁。
杨修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1、而曹植的智囊清一色的是文士,没有什么政治和军事经验,远不如司马懿、陈群、吴质之流的老谋深算,这样在斗争中自然就差了一截。
2、错了,他是后来曹操的人,而且当时曹操还只是一个司空,下面是他的资料 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东汉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母为袁氏(司徒袁安曾孙女)。 文学家。
3、曹植是曹操之子,曹丕之弟,曹植四友是指曹植身边的四位谋士,他们分别是杨修,邯郸淳,丁仪以及丁廙。他们4位都是曹植身边的辅臣,帮助曹植争夺太子的宝座。下面我来分别介绍一下各位谋士。
4、杨修是个人才,属古代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类人物,其地位和职业与蒋介石身边的陈布雷相似。其人才思敏捷,聪颖过人,舌辨之士,恃才放旷,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5、三国演义中写杨修之死虽有偏重,但大体还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他是被自己和曹操害死的。小聪明打不过大智慧,就像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历史铁的定律,三国时期的杨修、弥衡的确是很典型的这类知识分子。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