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汉宣帝刘询简介)
13
2023-11-09
1、汉宣帝刘询,生于前91年,死于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在位于前74年到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巫蛊之祸发生时,襁褓中的刘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狱 。
2、刘询,原名刘秉义,生于郑和二年。他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刘禹锡和史良娣的孙子,刘瑾和他的妃子王翁须的儿子。吴家破人亡,幼年入狱,被祖母史家收养。他直接去了凌渡,汉武帝宣帝,出生在完颜政。
3、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原名刘病已,字次卿,是继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后,西汉第十位皇帝。
4、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2~前49)西汉第七代皇帝。本名病已,字次卿。公元前73年至公元前49年在位,庙号中宗。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出生数月,适逢戾太子巫蛊事件,被关押于郡邸狱中。
5、刘询,生于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戾太子刘据和史良娣的孙子,史皇孙刘进和妾王翁须的儿子。
6、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4月7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本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公元前74年9月10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在位)。他是汉武帝刘彻嫡曾孙、戾太子刘据孙子、史皇孙刘进之子。
1、汉宣帝公元前74年9月10日即位,公元前48年1月10日去世,在位25年零4个月。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 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
2、十二月甲戌日,刘询崩于未央宫。在位25年,享年43岁,谥号孝宣皇帝。 十二月癸巳日,太子刘奭即位,即元帝,于初元元年正月辛丑日,葬宣帝于杜陵。
3、约26年。汉宣帝时期,即公元前58年至公元前75年,是中国汉朝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刘询当了皇帝作为和汉废帝天差地别,颇有当年汉武帝的风格,但是比汉武帝仁政多了。因为刘询常年游走在市井之间,多百姓的疾苦,市井的规则那是摸得一清二楚,所以即位之后,多有仁政。
汉宣帝刘询,他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巫蛊之祸之后他的爷爷、父亲等亲人都死了,他那时候刚刚出生月余,不过也在监狱里关了很久。而他之所以能够最终成为皇帝,依靠的就是当时的权臣霍光。
至于为什么又重回皇宫当皇帝,就是因为霍光把刘贺给废了之后,丙吉向霍光推荐的刘病已,最后刘病已就被霍光推荐当了皇帝,改名为刘询了。不得不说,这个刘询的经历确实是非常坎坷啊。
严格来讲,在西汉历史上,除了汉高祖刘邦是由一介“布衣+流氓”成为皇帝外,其实还有一位从平民到天子的皇帝——汉宣帝。汉宣帝刘询,是当初在“巫蛊之祸”中发动叛乱的戾太子刘据之孙。
汉宣帝刘询少时游历长安三辅,体察了解民情,深知百姓疾苦和吏治得失 ,这对他施政治国有直接影响 。在位期间,清除霍光势力,重视选贤任能,贤臣循吏辈出,形成“麒麟阁十一功臣”。
堪称中兴之主。 史称汉宣帝“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清,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汉文帝)之时。”“孝宣之治,信赏必罚,文治武功,可谓中兴”。
轻视儒家,鄙薄儒者 身为儒家士大夫的代表,司马光对于汉宣帝的这一点大概是最为不满的。汉宣帝曾经明确表示:“儒者不堪大用,应该霸王道治天下。”对此,司马光反驳道,不是儒家不行,而是你汉宣帝不会用。
《汉书》是这样评价他的:“孝宣之治,信赏必罚”,“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信威北夷,单于慕义,稽首称藩。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
1、刘询(前91年―前49年),即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25年。
2、黄龙元年(前49年),汉宣帝去世,在位25年,享年44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 ,逝后葬于今天西安市东郊的杜陵。
3、黄龙元年,汉宣帝去世,在位25年,享年44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逝后葬于今天西安市东郊的杜陵。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