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杨秀清为什么斗不过洪秀全)
10
2023-11-22
其二:杨秀清能力没得说,可他有个致命缺点,那就是情商不足,这让他和太平天国内部将领关系并不佳,这些人全部成功洪秀全未来扳倒杨秀清最好帮手。
因为他想谋反。1856年太平军攻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解天京三年之围后,东王杨秀清见当时太平天国形势大好,便另有图谋。杨假装“天父下凡”迫天王将自己由“九千岁”封为“万岁”。
可以说当时杨秀清死就死在自己太嚣张了,真的以为自己借天父的口吻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他没弄清楚的是洪秀全承认你是天父你就是,假如洪秀全不承认的话你什么都不是。洪秀全才是真正的老大。
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与生俱来的封建神权的感召力,不会轻易在人们心目中自消自灭。另一方面,杨秀清已将神权、政权和军权集于一身,他不但不会自行放弃使之扶摇直上的封建神权,更不情愿将军政大权复归于洪秀全。
历史上,杨秀清的真实死因其实是被韦昌辉杀死的。自1853年建都天京后,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其中大多是为了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
年9至11月,终于在杨秀清最后一次“代天父传言”的形式下演出了“逼封万岁”的闹剧,并进而引发了一场由诛杨开始到杀韦为止的变乱悲剧。
太平天国政权稳定下来后,东王杨秀清野心膨胀,以天父下凡为借口,邀请洪秀全去东王府一聚。
杨秀清的死因是什么?东王杨秀清是太平军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但是杨秀清和他家人都在天京事变中被洪秀全派人,也就是韦昌辉等人杀害了。东王杨秀清被杀的原因就是自己作死,这个怨不得别人。
1、杨秀清(1823~1856)太平天国杰出首领和军事统帅。广西桂平人。道光二年(1846年)参加拜上帝会。与洪秀全等密谋苹命。金田起义之初,即主军事,颁立军制,制订营规。在广西转战期间,常于运动中克敌制胜。
2、杨秀清严格维持秩序和执行纪律,据《太平天国的政治与宗教》记载:“一切人等,无有例外,各有派定的岗位与职责,而全体动作各按轨道,循规蹈距,如同钟表的机件”。
3、接着,杨秀清、萧朝贵也投入作战,一起夹击贵州绿营兵。太平军来势凶猛,伊克坦布也不畏惧,他让清军列阵迎战,守卫制高点。谁知,团练溃散兵勇逃回来,极力宣扬太平军能打,为自己逃跑开脱。
4、在日常作战中,杨秀善于运用伏击、布疑、声东击西、诱敌深入、穴地攻城等方法,往往令对手防不胜防。
5、东王杨秀清,是太平天国革命的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为太平天国前期的胜利发展建立了卓著的功勋。他也是在政治军事上犯有严重错误的人,应该对他的功过作出科学的评价。
6、杨秀清善于利于封建迷信给大家洗脑,用“天父”的身份震慑住太平军,令太平军们认为杨秀清就是天父降临,战士们每次打仗的时候非常拼命而打胜仗,因此并不是杨秀清有多么的优秀。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简介杨秀清于1823年出生在广西桂平。杨秀清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家里的主页是耕山烧炭。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今梅州),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
杨秀清,原名杨嗣龙。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
823 年(道光三年), 杨秀清出身 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5 岁 丧父, 9 岁 丧母, 由伯父杨庆善抚养成人。 从小种山烧灰, 未曾上学, 识字不多。 但好交游, 广结识, 富 智谋, 在平隘山区颇有“人缘”和影响。
即虽不读书,罔知兵法杨秀清的军事能力强大,是因为他实战经验非常多,古代的时候,很多名将都没有系统学习过军事。军事能力在实战当中是非常容易培养的,再加上杨秀清非常有天赋,所以他很快就从小白变成了闻名的军事家。
一是杨秀清促成了太平军金田起义后的发展壮大。二是杨秀清确立了向江南发展的计划,最后成功实现定都天京。
第二个原因:实战中提升实力 战场是一个大熔炉,虽然杨秀清以前没读过啥兵书,但在一次次无情、残忍的战场上活下来,远远比读一本兵书学得更多。
杨秀清只是一个烧炭工,没读过兵书。却能靠着人们对迷信的信仰在士兵心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再配合他处事的果敢,就让人觉得他有很高明的军事才能。太平天国的时候,里面有个人才——杨秀清。
杨秀清军事实力那么强,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因为年少时的百般磨难,年幼时接连丧父丧母。
因为杨秀清本身就有这些特点:善于抓住机会;懂得利用士兵的思想;做事情很果断。正是因为他的这些特点,杨秀清的军事能力才如此突出。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