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包拯是哪个朝代)
本文目录一览:
- 1、包拯简介资料
- 2、包拯简介(北宋时期著名官员)
- 3、包拯的简介
- 4、包青天是谁
包拯简介资料
1、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2、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 [3] ,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
3、包公于宋仁宗赵祯嘉祐七年(1062年)农历五月二十四日(7月3日),病殁于开封。宋仁宗赵祯加封包公为东海郡开国侯,赠官礼部尚书,谥孝肃,还根据包公“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包拯简介,著于朝廷。
4、包拯(1010年-1062年),字希仲,号铁冠道人,北宋时期著名官员,以清廉、公正、勤政著称于世。他曾先后担任过知州、知府、御史中丞等职务,为百姓谋福利,打击贪污腐败,深受人民爱戴。
5、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二十八岁考中进士,三十六岁那年出任天长县知县。
包拯简介(北宋时期著名官员)
包拯,世人尊称为“包公”、“包青天”,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包拯一生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抑强扶弱,铁面无私,为百姓伸张正义,赢得了古今中外、妇孺皆知的美名,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中国北宋政治家。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
包拯(1010年-1062年),字希仲,号铁冠道人,北宋时期著名官员,以清廉、公正、勤政著称于世。他曾先后担任过知州、知府、御史中丞等职务,为百姓谋福利,打击贪污腐败,深受人民爱戴。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人物简介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生平简介 包拯(999~1062),北宋政治家。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及第,历知天长县(今属安徽)、知端州(今广东高要),有政绩,迁监察御史。
包拯的简介
1、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中国北宋政治家。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
2、包拯(1010年-1062年),字希仲,号铁冠道人,北宋时期著名官员,以清廉、公正、勤政著称于世。他曾先后担任过知州、知府、御史中丞等职务,为百姓谋福利,打击贪污腐败,深受人民爱戴。
3、家庭简介包拯是楚国忠臣申包胥第三十五代孙(《包拯墓志》《宋史·包拯传》《通志》卷八之五)。祖父包士通是平民百姓,读书耕田。父令仪,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官至刑部侍郎,与文彦博的父亲文洎同供职阁中,遂结为世交。
4、包拯(999—1062),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5、包公于宋仁宗赵祯嘉祐七年(1062年)农历五月二十四日(7月3日),病殁于开封。宋仁宗赵祯加封包公为东海郡开国侯,赠官礼部尚书,谥孝肃,还根据包公“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包拯简介,著于朝廷。
包青天是谁
1、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2、“包青天”是北宋名臣包拯,因为廉洁公正、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就有了“包青天”、“包公”的称呼。
3、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4、包拯以清廉公正闻名於世,被後世称誉为「包青天」,将他奉为神明崇拜。中国民间信仰传其为文曲星转世,死後成为地狱第五殿阎罗王之一,亦称森罗殿主及阎罗天子、包府千岁、文曲星君。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